一场顶流赛事,可以瞬间点燃全城活力,更能持续带来涌动城市脉搏的澎湃动能。9月28日,“发言人来了”——巴南区“体育赛事点亮城市名片”发布活动在当地华熙文体中心Hi·park篮球公园举行,来自巴南区人民政府及区体育局、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委、巴洲产发集团、莲花街道的六位发言人,用详实的数据和具体的案例,与大家分享巴南以“赛”兴城、以“赛”促产的生动实践。
发布活动现场。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殷睿 摄
赛事聚人气 城市有活力
3月份WTT重庆冠军赛燃情开赛,6月渝黔合作八区县篮球联赛火热开打,9月“渝超”巴南赛场万人呐喊……这些高光时刻,已成为巴南城市记忆的一部分。活动现场,巴南区体育局局长吴仙用一串串数字,描绘出赛事带来的“人气风暴”。“近年来,我们成功引进并圆满承办了一批国家级、市级重大赛事,以华熙文体中心为核心,年均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超百场,年吸引人流量突破300万人次,这不仅仅是数字,更是我们城市活力最直观的体现。”
这股活力,已经从专业场馆蔓延至街头巷尾。吴仙称,大型赛事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激发了市民的健身热情,推动了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的良性互动。“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清晨的公园,还是傍晚的社区健身路径,运动的人群越来越多。我们将瞄准更高水平、更广影响力的品牌赛事IP,精心策划、精细服务、精准保障,让顶级赛事的聚光灯持续照亮巴南,让动感与活力成为巴南城区最鲜明的气质。”
赛事添商气 消费有热度
人气的聚集,直接转化为升腾的“商气”与消费的“热度”。巴南区商务委副主任张茜带来的“经济账本”令人振奋。“我们做过跟踪统计,在重大赛事举办期间,以华熙为核心的周边商圈,客流量平均增幅达20%至35%,部分热门餐饮店、咖啡馆的翻台率倍增,周边酒店的入住率也显著提升。”
为了将这短暂的“流量”转化为长期的“留量”,巴南区正着力打好“赛事+商业”的组合拳。张茜介绍,他们积极引导商圈和商户把握赛事契机,推出“观赛套餐”“球迷专属折扣”等特色促销活动,并优化交通、延长营业时间,全力做好消费承接。
据了解,巴南区正在建设“赛前预热-赛中服务-赛后延续”的全链条消费生态,打造集观赛、购物、美食、休闲、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性消费目的地,让每一位因赛事而来的网友、市民,不仅能享受视觉盛宴,更能满足味蕾、带走美好,让赛事经济真正成为驱动区域消费升级的“超级引擎”。
作为赛事场馆的运营方,巴洲产发集团副总经理杨茜雯介绍,“场馆不仅是比赛的容器,更应是多元消费的聚合平台,我们努力将华熙及周边区域,从单一的‘观赛地’升级为市民游客乐于停留、乐于消费的‘城市微度假地’。”她举例说,该集团正利用赛事间隙和空余空间,引入潮流首店、体育主题餐厅和文创零售,并策划举办主题文创市集、球迷嘉年华等活动,让场馆在无赛日也同样吸引人。
赛事融文旅 名片有魅力
对于巴南来说,一场赛事,是一次城市形象的集中展示,如何让体育流量为当地丰富的文旅资源“引流”?巴南区文化旅游委主任万耀东介绍,“我们正在精心设计‘跟着赛事游巴南’的精品线路。上午在东温泉景区放松身心,下午在南湖多彩植物园或羊鹿山景区感受自然之美,晚上再来华熙看一场热血沸腾的球赛,这种‘温泉康养+生态休闲+激情观赛’的组合,将为游客提供独一无二的体验。”
据了解,巴南区通过赛事宣传片、现场展板、旅游指南等方式,将巴南的温泉、古镇、美丽乡村巧妙地推介出去,让观众、游客看到巴南的多元魅力。万耀东表示:“我们希望‘观赛在巴南,游乐在巴南,回味在巴南’成为一张响亮的名片,让体育的‘动感’与文旅的‘韵味’在巴南相得益彰。”
赛事成功举办的背后,离不开精细的城市管理和贴心的属地服务,巴南区莲花街道办事处主任刘盈丰分享了“幕后故事”。“为了保障每一场大型活动的顺利举行,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在市容环境、交通疏导、秩序维护、应急处理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我们致力于为每一位前来观赛的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整洁、有序、安全、友善的环境。”
巴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萍强调,发展以体育赛事为代表的“赛演经济”,是巴南区推动产城融合、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我们将持续推动体育、商务、文旅、市政等多部门协同发力,形成‘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强大合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赛事运营和产业开发;完善城市交通出行、消费环境、公共服务等功能配套,全面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