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今日重庆

从人工遥控到AI自主对决,仅用了一年 “世界杯”上 机器人自己上场“拼了”

发布时间:2025-09-08 07:01
发布时间:2025-09-08 07:01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球场上,红队一名机器人球员踱着小碎步带球前行,蓝队2名机器人球员加速上前拦截。突然,蓝队一“球员”不慎绊倒队友,自己也摔倒在地,倒下瞬间又把红队“球员”绊翻在地。

9月5日至9月7日,作为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重庆国际邀请赛在渝举行。一场3对3机器人足球赛上的一幕,让众多围观者捧腹大笑。

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赛事:这些钢铁“球员”完全依靠AI自主完成比赛,是一场针对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实战考试。

“整体来看,机器人虽然显得很笨拙,远不能和人相比,但它们能够在赛场上自我决策、自主完成一些技战术动作,还是让人眼前一亮。”市民蒋浩观看了比赛后点评。

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重庆国际邀请赛是迄今为止全球第2个人形机器人全自主足球赛事。本次赛事中,来自中国、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26名选手,所使用的均为中国企业研发的同一款机器人。它身高1.2米,本体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在此基础上,参赛队伍利用算法等技术编程,使其在赛场上能“随机应变”、自主决策。

“现阶段,机器人踢球比的还不是观赏性,而是运控、感知和决策这三样东西,本质上是关于人工智能大模型、代码架构与算法策略的科技较量。”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队长杨可畅说。

马来西亚选手谢静卉告诉记者,团队要尽量记下机器人所有失误动作,以便及时优化算法和策略。

经过激烈角逐,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以6∶0大比分战胜泰国队伍BART LAB,夺得冠军。山海队队员闫松表示,决赛中,对手机器人球员在下半场出现了定位、视觉等方面的问题,没能及时解决,“而我们的机器人表现一直比较稳定,偶尔有问题,我们也及时地把它拉下场快速解决。”

“当前,具身智能机器人热潮汹涌,但相关技术水平究竟如何,还需在实践中进行验证。”RCAP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主席周长久说。

这次赛事的意义并不止于此。

杨可畅清楚地记得,去年10月下旬举行的2024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时,参赛选手都是采用遥控方式进行2对2的机器人比赛。

“仅过去不到1年时间,机器人就能全靠AI自主参赛了。”他感慨,“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速度可谓突飞猛进。”

今年,重庆推出了32个“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已形成研发、整机制造、应用服务等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赛事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认为,重庆机器人产业已打好基础,本次赛事搭建了全球技术交流与展示的优秀平台,有助于促进重庆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快速迭代发展。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