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团结村站,准备出口的“重庆造”整车停放在火车车厢旁。(资料图片)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日前发布的2025年重庆民营企业百强榜单,揭示了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从事汽车制造业的民营企业数量从去年的19家跃升至27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总额分别占制造业民企百强的35.75%和37.32%。
从19家到27家,这一跃升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增长,更是重庆民营经济抓住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这一风口,实现规模扩张、创新跨越、国际化提速的一个缩影,意味着重庆民营经济加速布局AI赛道,积极参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建设,驶入了“智能快车道”。
规模扩张
数量跃升,地位“举足轻重”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7%,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6.7%。具体来看,2024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5.32万辆,同比增长90.5%,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重庆造”新能源汽车正从低端向高端迈进,20万元以上的主流车型占比大幅提升至48.3%,单车价值达到23.6万元。
记者注意到,在这场转型升级中,民营企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公开资料显示,目前,重庆已构建了从整车到零部件、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其中不乏制造业民企的身影。有业内人士透露,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中,民间资本的占比更高。另一方面,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现代制造业体系,也为重庆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创新驱动
高投入赋能“质的飞跃”
创新驱动是重庆民营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据统计,制造业民营企业百强的研发投入总额已突破200亿元大关。
得益于这一坚实基础,重庆民企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技术成果层出不穷。以位列2025年重庆民企百强榜单首位的赛力斯为例,其自主打造的“魔方技术平台”是全球首个全栈式多动力兼容平台,其与华为联合开发的第三代智能驾驶系统,更是实现了“端到端”全场景贯通,开创了传统汽车企业与科技企业深度融合的新范式。
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重庆民企也取得了多项重要突破。例如,重庆览山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车规级MCU芯片,通过最高安全等级流程认证并进入量产;重庆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三明治”复合集流体材料,有效解决了新能源汽车锂电池起火爆炸的行业难题……
与此同时,数字化转型正推动重庆民企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2025年重庆民企百强中,超九成已实施或计划着手实施数字化转型工作,汽车制造业相关民企更是其中的“主力军”。
出口突破
国际化布局下的“扬帆出海”
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驱动下,重庆民营经济不仅在规模和创新能力上取得长足进步,更在国际市场上实现了显著的突破。
榜单显示,重庆民营汽车企业正加速布局海外市场。例如,以问界汽车为代表的“重庆造”汽车,出口单价从5000美元跃升至4万美元,市场也从传统的亚非拉市场成功拓展至德国、法国等欧洲高端市场,实现了从低端向高端的跨越。
同时,从简单的产品出海向产业出海的转型正在加速推进。例如,赛力斯已在欧洲、中东、美洲和非洲的多个国家展开布局,加速海外销售网络布局与本地化生产能力建设。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意味着重庆民企正在通过更深层次的资本运作,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
按照规划,到2027年,重庆将建成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民营经济将继续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为引领,在创新驱动和出海拓展双轮驱动下,向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目标迈进。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