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城乡融合发展

厉害了!丰都这个地方入选世界级案例

发布时间:2024-11-19 16:46
发布时间:2024-11-19 16:46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近日,世界旅游联盟与中国国际减贫中心联合发布了《2024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重庆有两个!其中,《丰都县包鸾镇:整合资源,串点成线,旅游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成功入选。

世界旅游联盟是由中国发起成立的综合性、非政府、非营利国际组织,其倡导主办的“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已经成为国内旅游业规格、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非政府国际旅游论坛之一。2024年,在中国各省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世界旅游联盟会员单位等多方支持下,遴选出50个“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全面展示中国新农村建设成果、乡村旅游发展新面貌,推进中国乡村由脱贫向振兴的有效转换,为全球旅游减贫和乡村发展贡献了宝贵经验。

一起来看看《丰都县包鸾镇:整合资源,串点成线,旅游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这个案例吧!

背景分析

包鸾镇曾长期依赖劳务输出反哺家乡,这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压力,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农村“空心化”和产业薄弱的问题。如何在增收与空心化之间找到平衡点?包鸾镇将目光投向了乡村旅游,这里山水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宛如一座待开发的宝藏,有着吸引城市消费、激活农村活力的巨大潜力。

挑战与困境

然而,包鸾镇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诸多挑战与困境横亘在前。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等问题是大自然设置的一道屏障,阻碍着外界与它亲近。同时,受自然保护区及生态红线等政策限制,传统农业和养殖发展举步维艰。基础设施落后,让这里缺乏发展的基础条件;干群矛盾突出,更是成为前进道路上的无形阻力。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形成了复杂的困局。比如,交通不便导致农产品运输困难,影响传统农业的效益,进而加剧了经济发展的压力,而经济压力又可能进一步影响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形成恶性循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是难点。要突破交通瓶颈,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还需考虑生态保护的要求;解决干群矛盾,需要深入了解村民诉求,平衡各方利益。这些难点就像一道道关卡,考验着包鸾镇发展的决心和智慧。

但包鸾镇并未被困难吓倒,而是因地制宜,围绕高山、中山、低山资源,制定了“差异化”开发策略,打造出了特色鲜明、魅力十足的乡村旅游模式。

1. 高山品牌打造——玉带山徒步游

优势资源:在高山之上,有如梦如幻的云海仙境一般,每当清晨或雨后,云海翻腾,似波涛汹涌的大海,游客置身其中,如临仙境。原始森林郁郁葱葱,古老的树木像是守护这片土地的巨人,彩林景观则如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五彩斑斓。

特色项目:为了让游客充分领略这里的美景,包鸾镇精心打造了徒步、越野跑、骑行、露营等特色项目。徒步其中,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越野跑则像是与风的一场竞赛,挑战身体的极限;骑行在山间小路,仿佛穿梭在画卷之中;露营在星空下,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这种体验让游客流连忘返,消费黏性大大增强。

运营模式:这里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的运营模式,公司就是“导演”,负责包装宣传,把这片美景推向外界;村集体是后盾,协调各方资源;农户则热情地参与服务,用淳朴和热情迎接每一位游客。

2. 低山产业融合——包鸾坝农文旅基地

核心建设:在低山之处,丰收馆、精品民宿、农业示范基地等相互呼应,形成了一条生机勃勃的“农文旅环线”。丰收馆里,陈列着各种农产品和传统农具,展示着丰收的喜悦和农耕文化的魅力。精品民宿各具特色,有的宛如江南水乡的婉约庭院,有的则带有浓厚的田园气息,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休憩之所。农业示范基地里,现代化的种植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让游客既能体验农耕乐趣,又能领略现代农业的魅力。

节庆活动:“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活动期间,整个基地变成欢乐的海洋,人们载歌载舞,各种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吸引大量游客前来,知名度迅速提升。

3. 中山资源利用——石里红枫度假区

优势资源:在中山区域,石里红枫度假区的红枫林如同一片燃烧的火海,在秋风中摇曳生姿,红色文化遗址则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每一块石头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重点打造: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包鸾镇精心完善配套设施,打造网红打卡地。这里的“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运营得有条不紊,村民们不仅可以享受分红,还能通过经营农家乐和参与务工增加收入。每一家农家乐都充满了家的温馨,游客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农家美食,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气息。

包鸾镇的这些发展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年游客量超30万。大量游客的到来创造了15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1.1万农民增收,村集体、公司、村民形成了共富模式,一幅乡村繁荣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从包鸾镇的发展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宝贵的经验。一是整体规划、分步推进,以专业规划为指引,明确方向,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二是文化深耕、差异化发展,深入挖掘乡土文化,构建独特的文旅体验,避免千篇一律的旅游模式。三是资源盘活、政策支持,让荒地变绿地、红线变财富,在合理开发的同时实现生态与经济共赢。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浪潮中,并非所有地方都能像包鸾镇一样,走上良性的轨道。在有的地方,同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在发展初期没有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导致旅游项目缺乏特色,游客寥寥。而包鸾镇则巧妙地将文化与旅游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为其他地方提供了很好的示范。还有些乡村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村民的参与,导致发展动力不足,而包鸾镇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和经营,落实“新农人”政策,让村民成为发展的主角,极大地激发了发展活力。

未来规划

展望未来,包鸾镇以“红色水乡・诗画包鸾”为主题,朝着“五美乡村”建设大步迈进:

1. 升级基础设施是关键,完善交通、住宿、服务等配套设施,为乡村旅游的列车铺设更优质的轨道,提升游客体验。

2. 深化农文旅融合,依托竹席非遗文化、红色遗址、生态景观等丰富资源,打造集研学、观光、农业、康养为一体的特色基地,让游客在这里能有更丰富、更深入的体验。

3. 激发村民活力,鼓励村民参与旅游开发和经营,落实“新农人”政策,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实现共同富裕,让乡村发展更具可持续性。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