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市委直接领导下,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
(一)全面深入学习领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结合,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相结合,同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相结合,同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相结合,始终坚持法治政府建设的正确方向,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全方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
(二)切实履责示范带动。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全局重要位置,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要工作及时安排部署,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行政立法、规范行政执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等工作。
(三)对标对表抓好落实。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牢牢把握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2021年社会各界对法治政府建设满意度提升至92.2%,为历年来最高。结合实际制定《重庆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紧盯全年重点任务,做到年初有部署、年中有督察、年末有考核、全年有台账,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更大成效。首次开展市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有力引领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协调并进、创新发展。
(四)全力配合法治督察。从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主动接受中央依法治国办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和最有力的举措,统筹做好迎接督察各项工作。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对自查整改和迎接督察工作作出安排,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及时协调督促迎检工作顺利开展。全市各级各部门精心组织安排,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受到中央督察组肯定,新华社刊文介绍了重庆的成效和经验。
二、强化法治服务保障作用,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一)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涉及的经济发展、技术创新、改革开放、生态保护、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大力创新体制机制,有序消除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成立长江上游川渝地区生态保护法治同盟,持续推行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领域“跨界+联合”执法新模式,探索投资贸易、客货运输、文化旅游等领域一体化协同监管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开展第二批便捷生活行动,全面实施210项“川渝通办”事项,实现跨省医疗结算、公积金异地贷款等“一地办”。
(二)切实保障高质量发展。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以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持续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落实《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重庆市社会信用条例》,出台实施《关于持续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重庆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开展集中走访精准服务民营企业活动,推广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完善“政策直通车”平台功能。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加快推进《重庆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立法进程,实施“乡村振兴法治护航”系列活动,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强化科技法治保障,制定《重庆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应用管理试行办法》等政府规章。认真落实《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和保障长江流域禁捕工作的决定》,助力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三)积极赋能高品质生活。实施交通通信、户口迁移、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六大便捷行动。依法实施中心城区高峰时段桥隧错峰通行,高峰时段平均车速提升5.7%。稳步推进“公参民”学校规范整治,扎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大力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推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热线、实体“三大平台”融合发展,日均提供法律服务5000余人次。
三、深化“放管服”改革,服务型政府建设更加深入
(一)简政放权释放活力。动态调整行政权力事项509项、公共服务事项20项。向重庆经开区下放市级行政权力事项103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减至100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减至91项,打造北碚区等4个“无证明城市”。建成告知承诺制系统,告知承诺事项,涵盖公安、食品等20余个领域。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进526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分类改革,办理涉企经营许可26.75万件、惠及市场主体17.64万户。
(二)加强监管促进公平。出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办法,分级制定市场主体年度监管计划,推动136项监管项目规范实施。构建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事后信用惩戒的全流程监管机制。开展涉政府机构失信问题、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清理等专项治理,失信被执行人涉政府机构实现动态“清零”。建立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联席会议制度,依法查处行政垄断案件。
(三)优化服务利企便民。大力提升“渝快办”服务效能,市级行政许可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超过99%,实际办理时间平均压缩80%,“渝快办”平台优化市民政务服务体验有关做法获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通报表扬。联合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打造政务服务平台,148项高频事项实现西南五省(区市)“跨省通办”。区县政务服务大厅“一窗综办”窗口比例超过90%,实现办事“只跑一窗”。办理建筑许可事项压减73%,办理时间压减93%。
四、以良法促善治,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一)重点立法推进有力。科学编制市政府2021年立法工作计划,加快科技创新、城市提升、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立法,推动制定或修订《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重庆市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重庆市标准化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制定或修订《重庆市医疗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办法》《重庆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规定》《重庆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等政府规章。
(二)重大决策科学依法。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重庆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制定公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并实行动态调整。出台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工作规则,提高决策质量和实施效果。继续推行民意调查制度,在规划建设、高速公路货车通行、医疗价格服务等领域召开听证会,对中心城区高峰时段桥隧错峰通行事宜充分征求公众意见。严格合法性审核,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同(协议)均经过合法性审核。
(三)制度规范统一协调。完成市政府部门和区县(自治县)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全面清理涉及长江流域保护、行政处罚法实施、计划生育等领域的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发布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清单,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两个集中公开”,集中发布政府规章164件、行政规范性文件5358件。
五、坚持执法为民,行政执法工作体系更加健全
(一)执法体制集约高效。深化城市管理、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9个领域综合执法改革,完成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改革。出台《重庆市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实施办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等6支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统一着装。健全基层执法协调联动机制,强化基层承接事项的业务指导、技术支持和工作评估。健全生态环境、知识产权等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生态环境领域“两法衔接”工作获国家部委肯定和推介。
(二)执法活动文明规范。全面梳理执法权责、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法律适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措施,按期逐项验收销号,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决定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健全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编辑《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汇编(第三辑)》。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2万余人次,换发执法证件7980个。市公安局推行“交巡执法通”APP,警情处置效率大幅提升。
(三)重点执法服务民生。开展全民反诈专项行动,建立预警劝阻、行刑衔接全链条打击处理工作机制。全面实施长江干流、重点支流及其他重点水域“十年禁捕”,加大长江禁捕退捕执法监管力度。建成全国首个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点,新建渔政视频AI预警处置系统,有效提升农业监管执法水平。及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保持惩治的高压态势。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追回拖欠农民工工资2.56亿元。
六、强化监督制约,行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透明
(一)主动接受各方监督。市政府认真执行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接受询问和质询等制度,及时向市政协通报工作情况。认真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1220件、市政协提案1020件,满意率99.9%。全市各级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教育、医疗、就业等重大民生信息,依法公开政府信息167.2万条。完善政策解读工作机制,政府网站发布各类政策解读信息3000余条。
(二)加强和规范政府督查。强化督查统筹,优化督查方式,压缩督检考项目。严控督查频次和时限,建立季度统计、核查、提醒机制,切实为基层减负。强化督查结果运用,7项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全面升级改造“互联网+督查”平台,实现反映事项网上流转、办理结果快速反馈、办理过程全程可溯、办理结果群众评价,有效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
(三)督促负责人出庭应诉。全市办结一审行政诉讼案件9314件,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信息共享和工作通报制度,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68%、较2020年提升21.3%。
七、夯实法治基础,基层治理法治建设深入推进
(一)提升治理法治化水平。推动出台《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制定实施乡镇(街道)扩权赋能、法律服务提质增效、纠纷化解联调联动、重点人群精细管理、夯实基础固本强基“五大行动”。完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和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推进信访“治重化积”专项工作。
(二)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统一行政复议职责,全市行政复议机关由375个减少至42个。大力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全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审结行政复议案件5828件,通过调解、和解等终止结案2353件,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率先在全国建立复议案件审理回避制度,得到司法部充分肯定。
(三)增强普法守法实效。抓住“关键少数”,全市组织4294名新提任领导干部参加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制定“八五”普法规划,开展“宪法宣传周”“全民反诈”等专题宣传活动3.9万余场次、覆盖1800万余人次,培育村(社区)“法律明白人”3.3万余名。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三治结合”建设行动,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2个。
2021年全市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立法的针对性实效性还需进一步增强。二是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还需进一步提高。三是“放管服”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四是行政执法有待进一步规范。五是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我们将认真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2022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我市实施方案,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抓紧抓实中央依法治国办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反馈意见整改,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加快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法治政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六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重庆市人民政府
2022年3月24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