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市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联合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救援指挥发出预警,防范应对本轮雷雨天气过程。
据气象预报,受西南低空急流影响,15日夜间到16日白天我市自西向东有一次雷雨天气过程,雷雨时中西部及东南部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阵性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过程累计雨量中西部偏南及东南部地区20-40毫米,局地50毫米以上,其余地区5-20毫米;最大小时雨量30-40毫米。
根据要求,各级专项指挥部办公室要落实“1+7+N”会商研判制度,适时组织灾害性天气临灾会商,做好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工作部署安排。
各级气象、水利、规划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要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坚持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及时滚动发布预警信息和水雨情信息。各级各部门要按照《重庆市减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预警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渝减委〔2020)7号)要求,持续关注气象预警信息,结合行业、区域特点,发布有明确指令的预警信息,督促指导监管服务对象及时规避风险,极端天气条件下,果断采取“熔断”措施。
相关区县可抓住有利降雨过程,增加塘库堰等水利设施及农田蓄水,以备春耕春播所需。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隐患排查,特别是各级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和基层监测预警员、地质灾害防治“四重”网格员务必到岗到位,认真开展排查巡查和监测预警。重点排查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旅游景区、水库水电站、在建重点工程以及学校、厂矿、医院等人口密集区,重点关注“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和农业、交通、建设施工等气象灾害敏感行业。要明确专人紧盯薄弱环节,细化危险区人员避险转移方案,坚决杜绝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
此外,各级各部门要强化重点区域应急力量配备和物资储备,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一旦发生险情、灾情,能够快速、果断、有效处置。同时要高度重视信息上报工作,一旦出现因短时强降雨、雷电、冰雹、阵性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造成的受灾情况,要严格按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和灾情统计系统报送有关规定,及时上报灾情。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建议升级到Internet Explorer
9及以上版本或者安装Chrome内核浏览器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查看详情
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